手术步骤与操作要点
(一) 硬膜外麻醉或静脉复合麻醉。
(二) 诊断明确者均选择右下腹麦氏切口。个别诊断有疑问、可能需要术中探查者可选用脐下偏右的横切口。
(三) 吸净腹腔渗液,将小肠拉向腹中线侧,沿右腹壁找到盲肠与阑尾,将阑尾及部分盲肠提出腹腔。
(四) 分离并结扎阑尾系膜,止血钳压榨阑尾根部后,用丝线或可吸收线结扎。距结扎线0.5cm切除阑尾,用石炭酸烧灼残端后再用酒精中和(近年常有人用电刀烧灼阑尾残端)。作盲肠的荷包缝合,包埋阑尾残端。单纯性阑尾炎及择期手术切除阑尾时可先缝荷包,再切除阑尾。
(五) 盲肠后位阑尾炎、浆膜下阑尾炎或阑尾前端严重粘连难以提出腹腔时,可逆行切除阑尾。此时,先暴露阑尾根部,结扎切断阑尾,做荷包包埋阑尾残端后再处理阑尾系膜。
(六) 阑尾内翻结扎法常用于其他腹部手术时顺便切除阑尾。按常规处理阑尾系膜后,用探针自顶端将阑尾内翻入盲、结肠,再用丝线结扎阑尾根部。已失去血运的阑尾多在手术后5~7天坏死、自行脱落,经肛门排出。
(七) 脓液多时应用加入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后逐层关腹,脓液较少则不必冲洗。由于抗生素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,近年已很少留置腹腔引流。如需要,引流管最好另做切口引出。
诊治经验介绍
(一) 临床表现
1 腹痛 是小儿阑尾炎最常见临床表现。学龄儿童可表现出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,但也有腹痛始终位于右下腹。腹痛多为持续性,有时阵发性加剧,提示为阑尾腔发生梗阻。5岁以下患儿常不能确切表述腹痛的性质与部位,婴幼儿甚至根本不能表示有腹痛,而代之以哭闹。病程在2、3天以上,腹痛突然减轻,而患儿腹部体征与全身情况加重,要警惕阑尾穿孔。
2 恶心、呕吐 亦为小儿阑尾炎常见临床表现,多于成人。
3 发热 较成人多见,早期为中等热度,但病情进展或阑尾穿孔时可出现高热。小年龄组患儿常较早出现高热。也有的患儿无发热。
4 腹泻与便秘 以腹泻更为多见。
5 患儿年龄越小,临床表现越不典型。除腹痛以外,小年龄组阑尾炎经常出现高热、较频繁呕吐及腹泻。以上也是一些内科疾病常见症状,因此小年龄组到内科首诊患儿占相当比率,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误诊。
(二) 体格检查
右下腹固定压痛与肌紧张是阑尾炎诊断的最重要体征。检查必须取得患儿合作,难以配合的婴幼儿怀疑到阑尾炎时,适当使用镇静药物,可使体检结果的可靠性增加。压痛与肌紧张的有无及程度判断,受很多因素影响,不能采用划一的标准。影响因素至少包括:各年龄组间的差异、肥胖儿与瘦弱儿的差异、合作与不合作患儿的差异,以至性别、地域、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差异等。忽视上述影响因素有时可直接导致误诊。笔者对于压痛的判断有自己经验:对学龄儿童可以直接听取表述,学龄前儿童体检时注意观察患儿的面部表情,新生儿及小婴儿最多出现的是全身躁动与哭闹。检查大龄儿与新生儿的肌紧张程度当然不同,需要临床医生去体验。反跳痛也仅在大龄儿才能表述。 阑尾脓肿的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饱满,以后才逐渐界限清楚。触诊的力度要适当,避免用力按压,尤其是在脓肿的液化期,以防止破裂。脓肿偏下或位于盆腔时应做双合诊。
(三)特殊类型阑尾炎
6.3.1 新生儿阑尾炎 罕见,发病率在1 ‰以下,穿孔率却高达80%。本症可继发于先天性巨结肠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及嵌顿疝等。新生儿阑尾炎更应积极手术治疗,因其穿孔的危险性和危害更大。
6.3.2 寄生虫引起的阑尾炎 ①蛔虫有钻空的特性,可部分钻入阑尾,也常有钻透阑尾而进入腹腔,使病情加重。由蛔虫引起的阑尾炎曾经较多见。随着我国经济、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,人群蛔虫感染率下降,由此而引发的阑尾炎也较少见了,但未杜绝。本症早期常表现为阵发性发作的腹痛,为蛔虫钻顶所致。一旦穿孔腹痛变为持续性,并出现固定压痛与肌紧张,有时出现腹胀。另一特征是发病初期皮肤有知觉过敏。②多量蛲虫聚集在阑尾腔亦可使引流不畅而致阑尾发炎。阵发性腹痛常不如蛔虫性阑尾炎明显但仍存在,皮肤亦可有知觉过敏。寄生虫引起的阑尾炎早期不伴有发热与白血球增高,却可有嗜酸细胞的增高。寄生虫引起的阑尾炎亦应手术治疗,特别是蛔虫性阑尾炎。
(四) 手术切口选择
右下腹麦氏切口为经典的阑尾手术切口,目前仍在广泛使用。可根据患儿情况适当修正位置。小年龄组患儿因盲肠位置较高,切口也应偏高(切口中点位于麦氏点)。大龄儿切口应偏下(切口上1/3位于麦氏点)。对诊断有疑问的患儿可能需要腹腔探查,以往经常用腹直肌切口,笔者推荐使用脐下偏右的横切口,暴露满意,且不易发生术后伤口裂开。